中国战略、中国意图在近年被广泛提及,但是很少有人关注为什么一些国家比其他国家更有兴趣追随中国的全球经济领导地位,因此,作者分析了其他国家追随中国全球经济领导地位可能性增加的因素。
当前的技术民族主义为国际商务带来了新的风险,放大了跨国企业所面临的波动性、不确定性与复杂性。这篇文章解释了技术民族主义的历时性演变、背后的理论逻辑、可能对跨国公司所造成的危害以及跨国公司应对危害所采取的策略。
本文作者探讨了自新千年以来南南合作大规模扩展的成果,并在“南南合作1.0”的基础上,对“南南合作2.0”的理念及特点进行了完善,并进一步提出“南南合作3.0”这一概念。
步入数字时代,国际关系学者已然认识到技术在推动非政府组织 (NGO) 建立跨国网络和增强其影响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但现有研究通常仅关注非政府组织、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精英网络。
全球化并未衰退——数字科技和贸易的未来
大国强权是国际关系中的常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指明国家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即强大的国家常运用各种手段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际组织的决策和运行。那么,它们如何控制国际组织的决策和运行呢?
本文认为,世界银行成功地编制了全球营商环境指数(EDB, the Ease of Doing Business),并对各国的商业法规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美国外交政策的危机在何处?其根源是什么?俄乌冲突大大改变了美国的外部处境,美国在这次冲突中得势是否意味着它在走出外交政策的危机?
随着美国减少在中东地区的投入,中国和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日趋增强。两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引起了中东国家的关注。
本文作者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与2030议程的对接是中国的主张与世界的需求相结合,既是必然趋势,也是恰逢其时,并从对接的内涵、目标与实现路径三大方面进行系统性界定与探讨。
国际卫生立法基于19 世纪中叶至20 世纪中叶的国际卫生合作机制发展而来。由于世界卫生组织早期立法实践不足,导致国际卫生立法进程较缓慢。
这篇文章针对国际法入门学习者,在选题、信息来源两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为各领域的国际法学习者提供了提纲挈领的思考方式、研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