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转递 | 武汉大学学生赴国际胜任力培养暑期实训项目北京工作坊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3-07-25 来源:WAIO公众号 作者:高煜婷 责任编辑:丁敏

01 活动介绍

7月12日-7月20日,2023年国际胜任力培养实训项目北京工作坊(以下简称北京工作坊)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本次工作坊实训项目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主办,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集思未来高等研究院协办,得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百度集团总部、亚投行总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北京工作坊为期9天,工作坊活动包括主旨演讲、专题讲座、研究方法训练、国际胜任力及国际组织能力建设、国际组织、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公司、国家文博机构实地参访、朋辈导师主题工作坊、研究成果汇报展示等多元内容模块。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苏州大学等32所双一流高校的200多位在读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加,其中我校共计15名同学参与了本次北京工作坊。

开营仪式上,武汉大学团队合影

 

02 前期准备

5月初,武汉大学就发布了国际胜任力培养实训项目北京工作坊的通知,引起同学们的极大关注与兴趣,经过协商组队后,同学们即着手了工作坊主题任务的准备与研究。

同学们研究的主题包括“世界一流期刊案例分析研究”“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会议提案”“全球气候变化与健康数据库设计与搭建”“世界著名博物馆建设案例研究”“世界文明文化交流案例研究”“世界知名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公司案例研究”。

历时一个多月,同学们针对主题要求细化了研究方向,明确了具体的研究对象:如“模拟COP28会议提案”小组提出的提案主题为Proposal on "Strengthening Public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Coverage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Health";“全球气候变化与健康数据库设计与搭建”小组以《各国ESG投资模式数据库》作为研究设计的主题;“世界文明文化交流案例研究”小组确立了《国际语言传播机构对比研究及启示——以塞万提斯学院、孔子学院为例》的研究题目;“世界知名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公司案例研究”小组则围绕《基于字节跳动案例的ESG路径研究》来完成报告。经过小组成员讨论、请教指导老师、完成初稿、根据组委会指导团队反馈意见完成第二版报告、制作PPT等环节,同学们在行前投入了大量时间与精力,为前赴北京展示研究成果、汲取优秀经验做了充分准备。

部分研究成果展示

 

03 活动进程

本次工作坊活动内容形式丰富,可大致分为主旨讲演或专题讲座、分小组指导与讨论、实地参访三类,而无论是哪一类活动,同学们都怀揣热情参与其中、认真聆听、踊跃讨论,甚至为活动进程的推动做了武大学子的一份贡献。

主旨讲演或专题讲座报告共计二十三场,包括“气候变化与健康全球治理论坛”“研究能力方法、跨文化交流以及国际可迁移学术能力提升”“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能力建设”“国际胜任力与国际组织能力建设”几大主题模块,分别由来自联合国各专门机构原任职官员、《柳叶刀》团队、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研究员、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负责人、高校的资深专家学者担任主讲人,给同学们带来了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和最实用的实践经验。

主旨演讲现场

 

而除了知识与经验的输入,同学们在活动中也作出有益的输出。

在分小组研究活动中,组委会组建了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四个朋辈导师指导团队,为学生小组进行了超过9小时的专业指导、咨询服务,各小组在优秀指导团队的点拨下,将准备已久的研究成果不断打磨,完成了研究成果的汇报与答辩,并成功制作了学术海报。

 分小组指导现场

 

来自我校的各小组答辩展示

 

理论研讨活动之外,同学们还于7月17日参访了百度公司总部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在参访百度的过程中,专家师生团通过参观百度智能展厅,深入了解百度发展史以及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线布局和战略业务;师生团还参观了无人智能驾驶系统的虚拟演示,见到了GPU服务器和昆仑芯片的实物展示,并参与了健身镜的体验互动活动。

在交流座谈会环节,百度公众沟通部沟通与传播专家王丹女士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介绍完百度集团战略业务以及百度Al技术发展等内容后,王丹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各类问题的同时,也邀请同学们体验了用关键词通过百度AI作画软件“文心一格”进行主题绘画、通过“文心一言”写故事等,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了百度智能云与文心大模型技术在语言理解、文本分类、命名实体识别、翻译、摘要生成等方面的出色表现,切实体会到了百度提出的“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这些亲身体验与交流互动使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了百度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场景和技术成果,拓展了对AI技术应用的认知。

 参访百度

 

实地参访的第二站是亚洲基础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AIIB),参访得到了亚投行的大力支持,亚投行高级新闻官Pieter Bakker先生、投资运营二局投资经理Stefen Shin先生、秘书局副秘书长Hua Tian女士、高级人力资源官Scott Fitzgerald先生分别就亚投行概况、运营情况、治理结构及在亚投行的工作与生活进行介绍, 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这次交流座谈全程使用英文进行,其中,我校郭馨懿同学担任此次交流的交替传译,展现了我校学子优秀的英文素养与综合应变能力。

郭馨懿同学担任交替传译

 

通过此次交流活动,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亚投行多元化、国际化的工作氛围,深入了解了亚投行的宗旨、运作模式、投资策略、治理结构以及它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对亚投行如何通过基础设施融资促进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04 高光记录

历经9天的实训洗礼,同学们与顶级的专家学者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对话,接受了专业指导团队手把手的指导,实地参访了知名互联网公司与国际组织、并了解了其内在运作机制,从各位优秀的前辈处收获了鼓励、肯定、指导与建议。通过这一系列理论与实务结合、学习与训练并重的活动,同学们的全球视野得以拓宽,自身的国际胜任力也更上一层楼。9天的实训过去,除了无形的智识提升、经历丰富,志同道合的伙伴也成为同学们在此次工作坊中收获的有形财富。

黄巧文同学作为主题代表发言

 

各小组成员合影

 

从五月份报名开始,我们小组就怀着对国际胜任力实训项目的满心期待认真准备此次工作坊任务,至今已经近两个月,但所有的获得感都集中迸发于在这些天的工作坊体验中。不管是聆听讲座、与专家学者、指导老师的交流,还是与老同伴的合作、与新朋友的切磋,或是亲自踏入百度大厦、亚投行大楼的体验,都让我们切身感受到跨学科研究、跨文化交际的实感,智识的边界由此拓宽,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借用苏婧老师在讲座上的话,经历了这些天的实训后,“一颗想要起飞的心”,也向着参与国际事务治理的方向,在我们心中深深扎根。

——世界知名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公司案例研究小组 朱竹燕 高煜婷 杜晶 刘雅慧

 

是一次非常难忘的9天之旅!讲座嘉宾重量级,讲座和tutor session 内容满满,我们也从最开始的不知所措慢慢适应了陌生的环境和选题,开始完善我们的报告,准备答辩,制作学术海报等等......其中去百度和亚投行参访的经历也让我们记忆深刻,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第一次真实地进入到TOP企业和国际组织,我才真的开始认识到他们的独特之处~命运的齿轮可能就此开始转动啦!最开心的还是这次收获到了许多新朋友,大家来自天南海北,拥有不同的专业和背景,但都因为这个特殊的互动齐聚北京,拥有同样渴望推动变化的年轻的心。我们约定好以后去彼此的城市旅游,期待以后的再相见~感谢学校的赞助和组委会的精心筹办,给了我们一次如此宝贵的学习机会!也感谢我们小组的成员,在各种困境下没有放弃,两个人坚持到了最后!感恩一切!

——全球气候变化与健康数据库设计与搭建小组 陈祖瑞 吴昭昭

 

7.12-20 实在太难忘的九个日子!四个天真的小朋友拿着初稿来到北京。此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hh)开营才发现身边都是大佬:顶尖的高校、经验丰富的学长学姐们…压力值开始upupup。之后就开始改稿;定不了方向、找不到资料、时间太紧…一起在宿舍楼外讨论到晚上十一点,极其勉强地定下论题。我们能做出来吗?我们能做好吗?谁心里都没底。然后答辩,就真的蛮艰难哈哈哈!学术海报定稿之后终于长舒一口气。海报宝贝越看越可爱——我们小组的好大儿啊!!有很多很多珍贵的时刻!很多很多收获!感谢学校给的宝贵机会和全力资助!!感谢组委会的精心筹办!!感谢一路上特别特别厉害的老师同学们!!小Juli真的学到很多很多啊啊!

——世界文明文化交流案例研究小组 张荠月

 

体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和写作!虽然两天熬夜写稿的经历和反复修改海报的经历比较痛苦,但是我们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援助和老师的细心指导,收获了未曾预想到的知识与体验。在宿舍集体讨论到深夜的辛劳,大家苦中作乐的调侃…这些都将成为我回忆中独一无二的珍藏。第一次看到百度公司和亚投行的玻璃建筑时,我内心的激动是无以言表的。感觉像是只有在网上和书中才能见到的东西此时由概念变成了现实,并且在专业人士的讲解下拥有了更鲜明的形象。总而言之,能参加国际胜任力这个活动真的非常开心!

——世界文明文化交流案例研究小组 黄靖雯

 

收获满满的九天八晚!!!每场讲座的每一位老师们、专家们、官员们,都非常认真地讲授!每场讲座的内容都干货满满,十分有用!组委会的工作人员也十分耐心和负责,除了学习,我们的生活起居基本上什么都不用愁~衷心希望北京工作坊能越办越好,让更多的学生们受益,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具有国际胜任力的人才!最后,感恩学校的资助,感恩所有指导我们的老师们和交流的同学们,感恩组委会的付出,感恩每场讲座老师的激情演讲和解答,感恩坚持到底的俺们四个!!!

——世界文明文化交流案例研究小组 杨欣馨

 

学术压力局:

两天内极限改初稿架构,敲定答辩文稿

学术海报初体验

各位资深专家/官员们的讲座✓

百度总部以及最棒的AIIB初体验✓

结识工作坊内的小伙伴

和陶然亭小队(我们的小组名)的伙伴们在一块儿真的很开心,我们是最棒的大一萌新!还有给予我们指导和访谈材料的各位武大西语系/中文系的老师,真的十分感谢您们!!

——世界文明文化交流案例研究小组 黄文伟

 

通过这次工作坊,我们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收获。

一、知识的储备

以气候变化与健康为例:在讲座中,各位老师介绍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由来与发展,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梳理了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以及《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让我们对COP主题的研究背景有了深入的了解。高翔老师的分享还让我们了解到当前COP谈判中“适应性”议题较少的现状,因此,如何在气候谈判中加入相关议题是今后可以思考研究的方向。

在全球胜任力的培养方面:我们学习了数据可视化在气候变化与健康议题中的运用;学习了数据搜集、处理与分析;学习了如何确定选题,展开写作;如何提升国际可迁移学术能力,培养国际组织能力素质,以及如何理解国际气候谈判等多边谈判。

二、知识的运用

首先,我们主题的各个小组分别代表某个国家,国际组织或群体,就气候变化与健康项下的某个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当前在该领域采取的减缓与适应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提案。

其次,在提案的基础上,制作PPT进行汇报,模拟COP会议,呼吁其它与会成员支持自己的提案。由于大家来自不同专业,有许多不同的视角,通过聆听其他组的汇报,得到了很多启发,对一些问题也产生了新的看法。另外评委老师也就提案本身或是汇报展示方面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例如如何使自己的提案更具有普遍性,以争取获得更多国家的支持。以及提案应当具有可操作性,更加落地。

最后,我们制作了学术海报。相信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制作学术海报。在短时间内,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学术成果展现形式,get了一项新技能。

三、知识的更新

在百度参访中,我们对百度集团业务布局、AI技术发展等有了宏观的了解,在与文心一格、文心一言的互动中,我们看到了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感受到了科技如何让复杂的世界变得简单。

在亚投行的参访中,我们对亚投行的主要业务、运营方式、治理结构、工作与生活等有了宏观的了解。这次参访也让我们了解到在国际组织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素养,为我们今后提升自身能力提供了指引。

除了以上的收获,我们也明确了今后的学习方向,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自身能力:

1)持续关注气候变化与健康议题,进行交叉研究

大家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对气候变化与健康进行持续性研究,将兴趣转化为行动。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运用此次学习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并且利用数据可视化软件以及其他技术,更好表达自身观点。

2)培养全球视野、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

我们应当加强外语学习,以语言为桥梁,了解世界不同文化,不仅仅要关注西方发达国家,更要关注东南亚、非洲、拉美、伊斯兰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现状,树立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3)提升参与国际事务的意识和能力

熟悉国际组织机构的运行机制,例如联合国系统、非政府组织、国内外跨国公司等的运行机制;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解决冲突的能力,锻炼自己在国际化场合公开发言的能力;了解国际谈判中双方的行为逻辑,掌握必备的谈判与博弈技巧。如果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前往国际组织实习,在实践中提升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

——模拟COP28会议提案小组 黄巧文 郭馨懿

 

结营仪式上,同学们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武汉大学原党委书记)韩进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