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工作坊前期阶段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3-01-19 来源:地平线Horizon计划 作者: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工作坊 责任编辑:李茄铭(秘书处)

“地平线全球青年共同发展计划”

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

专题工作坊回顾

课程学习 & 实务研究 》

2022年12月3日-2022年12月16日,由地平线全球青年共同发展计划主办的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专题工作坊暨第二届人类命运共同体峰会前期理论学习实务研究阶段圆满结束。通过前期的讲座学习和导师分享,参与者们基本了解和掌握了当前全球治理和国际组织建设的总体态势和基本规律。

01课程学习内容回顾

第一阶段“课程学习”于12月3日正式开始,共邀请了10位来自政府部门、知名高校和国际组织的著名专家,围绕全球治理和国际组织的重点领域和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并根据讲座的具体内容与学员们深度互动,现场答疑。

(图)部分课程学习合影留念

02实务研究内容回顾

第二阶段“实务研究”于12月10日正式开始,由本项目主办单位及学术支持单位的专家做为主讲老师带领学习者们针对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建设领域的重点问题开展实务与政策性研究,以培养学习者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建设必须的全局意识和宏观把控能力,同时增强对相关议题的实务了解。

(图)部分实务研究合影留念

03学员课后感想

王书韵(北京大学)

戴老师结合自己亲身的经历,在理性客观的角度上介绍了世界银行系统、国际组织用人机制。戴老师说,青年人在准备进入国际组织时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应主动积累人脉网络、提高工作的专业性,尤其不要把岗位工作理想化,而是重点提升自己实操、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次课程让我受益匪浅,也认识到了,我们不仅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非常感谢地平线计划提供这次机会让我能够对国际组织有进一步的了解。

——《国际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以世界银行为例)》

王潇桐(香港大学)

我在此次工作坊的课程中获益颇多。戴老师不仅细致地向我们介绍了世界银行的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向我们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新视角:求职过程中要保持自身专业性,在积极主动的同时也要不卑不亢。这些都是我从未注意和思考过的方面。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分享和地平线计划提供的宝贵机会!

——《国际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以世界银行为例)》

李皓威(KnowCarbon)

听完何昌垂老师有关“全球治理人才的基本培养与素养”的讲座,我感触颇深。全球治理的价值是超越国家、种族的全人类普世价值。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世界面临空前挑战的时候,全球治理的价值更加重要。我们还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更充分地利用各国让渡出来的治理权利,同时防止干涉他国内政等行为的出现,这方面需要新的青年智慧。我国近年来也发起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力量。然而在国际组织中,中国职员数量仅占1.48%,这表示我国存在青年领军人才短缺的问题。我们青年要学会三只眼睛看天下——看中国,看世界,看变化,并且不断提升领导力、执行力、影响力和创造力,才能在未来更好地在提升全球价值的同时,维护本国利益。

——《全球治理人才的基本素养与培养》

李志敏(北京师范大学)

何昌垂老师在课程《全球治理人才的基础素养与培养》中系统介绍了全球治理与中国的角色转换与贡献,以及新时期全球治理人才的素质要求与培养方法。这次课程不仅使我了解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进程和重要性,也让我认识到联合国工作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挑战。这启发我要正视全球治理工作:即不仅要从宏观上掌握全球治理、政策等的知识,更要对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工作祛魅,从微观上不断提高自身实操能力,夯实基础。

——《全球治理人才的基本素养与培养》

丁婧兰(曙光未来)

今天学习曲老师的课程后我才知道,原来成为一个全面型人才要经历这么多艰辛,我一直努力利用建模和算法等研究将“计算法学”融入血液,立志成为拥有法学+金融学背景的专业人士,但是当我面对全球治理体系的时候,我才发现我能做的真的太渺小了,未来的日子里,我想充分发挥自身领导力,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找寻人生的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中国社会组织全球胜任力建设》

04精选Q&A

Q1:
您在海洋事业中接触了许多国际组织,请问在不同的国际组织之间,是否有特定的人才输送机制?作为青年人应该如何针对不同国际组织,去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与多样化技能?
A: 通常联合国组织和组织之间没有固定的人才交流的机制。如果要申请工作也都是通过正常的申请途径来的,也有个别被邀请申请某个岗位的情况。大家如果有机会,我非常鼓励青年们都多去尝试,才知道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是什么。——蒋逸航《联合国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

Q2:
与政策研究相关的工作在专业选择上更偏好公共政策还是经济学?同时,国际组织的政策研究更多的针对政策的实用性还是通过理论经济学模型去分析?

A: 首先,公共政策和经济学这两个专业都可以,大家要以个人兴趣为主,条条大路通罗马。其次,学术研究中可以偏重模型,但是国际组织中的政策研究,一开始还是倾向于更广泛的梳理和分析。当研究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可能聚焦的内容会更细节。

——石蓉《国际组织如何开展政策研究——以气候变化为例》

Q3:
请问中国的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近5年工作重点是什么?

A: 从宏观的方面来讲,重点就是要配合我们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传播好人与生物圈的理念,促进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事业的发展。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发展理念上,主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微观的方面来讲,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努力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美丽中国事业的不断发展。

近三年内,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是要积极筹办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真正利用这个大会传递出中国的声音、参与到国际上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设,也将期待通过地平线这个平台,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从而推动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王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在我国的实践及展望&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发展:贵州的实践及启示》

05结语

 “地平线计划” 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工作坊前期阶段已经圆满结束,感谢课程学习和实务研究中各位主讲老师和特邀嘉宾对本次工作坊的支持和耐心指导,感谢所有学员的关注与参与。

在接下来的后期阶段中,工作坊将通过创新实践青年峰会的形式,继续以实际行动推进全球发展倡议推进探索青年参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行动方案与前进路径。